1 古诗词50 首(三\四年级课外) 1.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 山 夜 雨 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天的池塘。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向你追诉巴山今夜的雨中的情景。 【注释】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3.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4.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当:什么时候。 7.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8.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9.却话:回头说,追述。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2.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 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注释】 ⑴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⑵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⑶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⑷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⑸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⑹这两句意谓满天黑云,连小路、江面、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见,只能看见江船上的点点灯火,暗示雨意正浓。 ⑺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⑻花重(zhòng):花因 为饱 含 雨水而显得沉 重。锦官城:故 址 在今成都市南,亦 称锦城。三 国 蜀汉时管 理 织 锦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