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耳鼻咽喉科 1.试述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耳廓损伤后,感染在软骨和软骨膜间有脓液形成,引起严重疼痛,可致软骨坏死和软骨畸形。临床称为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1)临床特点:①外伤、手术、烧伤、针刺和打耳孔等,处理不当及消毒不严,导致感染。致病菌多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②发热,耳廓红肿热痛严重,触痛明显,脓肿形成后有波动感。脓肿小切口或自动破溃,难愈。③耳廓脓肿引流不畅,软骨广泛坏死,失去支架,最后瘢痕挛缩,耳廓畸形,有碍外貌。 (2)处理原则:①早期应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②脓肿形成,应在全身麻醉下广泛切开引流,充分显露脓腔,完全切除坏死软骨及肉芽组织,用抗厌氧菌抗生素液彻底清洗手术腔,充分引流。③防治耳廓畸形:耳廓外伤、手术及针刺应消毒严密,手术勿损伤软骨;切开引流后,坚持抗生素液冲洗手术腔,保持良好地引流;耳廓畸形时,做整形修复术。 2.试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1)临床特点:①好发于婴幼儿,因其咽鼓管短、宽、平直,致病菌易直接侵入中耳。常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侵入中耳。③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中耳炎。④急性化脓期全身症状重,小儿可有高热、抽搐、剧烈耳痛、听力减退、烦躁不安等,鼓膜穿破流脓后,发热和耳痛迅即减轻或消失,其他症状亦改善。 (2)处理原则:使用足量抗生素,或按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对小儿不宜用耳毒性药物,并应注意全身支持疗法。鼓膜充血、膨出显著或鼓膜已穿孔流脓,但引流不畅者,应及时行鼓膜切开,以帮助引流,并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 3.试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特点及其临床分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可累及中耳粘膜一骨膜,甚至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疾病。特点为鼓膜穿孔,反复流脓,听力损害,可引起危及生命的颅内外并发症。临床分为3 型。 (1)单纯型:病变主要在鼓室粘膜,分泌物为粘脓性或粘液性,无臭。鼓膜穿孔多为紧张部中央性穿孔,致轻度传导性耳聋。 (2)骨疡型:病变破坏较广泛,侵蚀骨壁及鼓环,破坏听骨,形成慢性骨疡灶,可发生肉芽增生。分泌物呈脓性,有臭味,经久不愈。鼓膜多发生边缘性穿孔或紧张部大穿孔。鼓室内常有肉芽及息肉,耳聋较重。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乳突 X 线片或 CT 扫描可显示骨质破坏。 (3)胆脂瘤型:外耳道复层鳞状上皮经穿孔向中耳腔生长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