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讲 巧求图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周长的意义,在掌握不规则周长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学 会平移法,分割、组合法等几种不同的方法测量长方形、正方形 的周长。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测量不规则的周长的几种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 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情境导入:上次在学数图形个数的时候老师让大家看窗户,说了一个大耳朵图图 数窗户的故事,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这个故事啊还没有讲完,牛爷 爷接着让图图量一量每块玻璃的长和宽是多少?图图跑回家翻了爸 爸的工具箱,找出了卷尺量了量,告诉牛爷爷说:每块玻璃的长是 5 分米,宽是 4分米。”牛爷爷接着说:“如果窗户中木条的宽度忽略不 计,请你算一算这扇窗户的周长。” 图图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说:“是 26分米。”牛爷爷说:一块玻璃的周长是(5+4)×2=18(分米),两块玻璃的周长是 18+18=36(分米),这里怎么可能是 26分米呢? 设问:同学们,你们自己也算一算,看看谁的答案是正确的? 从而引出周长的概念:从图形的某一点起,沿着图形的边缘描画一周后再回到起点为止。周长就是这些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图图说:“牛爷爷,你错了,我们老师讲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扇窗户的周长不应该包括中间线段的长度,所以求这扇窗户的周长还要用 36-5×2=26(分米)。”牛爷爷伸出了大拇指,说:咱们家的图图真是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细心了。”同学们,通过本章的学习,相信你也能像图图一样聪明的。 求周长的方法的归类:一、平移法。 二、组合法(先拼合再求周长)。 三、分割法(先分割再求周长)。 旧知复习: 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围成它的所有线段的长度的总和。我们知道: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反问:正方形的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 利用这两个公式可以求出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但对以一些不规则的比较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他们的周长,我们又该怎么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 考一考,看你们把周长的概念弄清楚了没有? 例1:下图是个正方形,如果把它分成A、B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短些?为什么? B A 让生思考 分析:两个部分的周长一样长。 因为 A的周长包括正方形的两条边长与中间的四条线段的长度和,B的周长也包括正方形的两条边长与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