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3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3_第1页
1/8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3_第2页
2/8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3_第3页
3/8
1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 种接线功率对照 解:此接线的相量图,如图3—1(b)所示。从相量图3—1(b)可看出,电能表第I 元件所加电压为BCU•通过电流为AI•,BCU•与AI•的夹角为φ′I=90°-φ;第II 元件所加为ACU•,通过电流为CI•,ACU•与CI•的夹角为φ′II=150°-φ,所以可列出如下计量有功功率表达式。 第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I=UBCIAcosφ′I=UIcos(90°-φ) 第I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II=UACICcosφ′II=UIcos(150°-φ) 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 P′= P′I+ P′II= UIcos(90°-φ)+ UIcos(150°-φ) =UI)sincos(sin2123UI =UI(sincos2323) 实际三相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为P=3 UIcosφ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UI(sincos-2323+),应按ε P=1-)sincos -(cos32323+UIUI= 13332tg=1312tg=1132tg计量功率。 图3-—1 用户计费电能表 1K 2K 1K 2K ABU• AU•AI• CU• CI• BU• φ CBU• ACU• CAU• •BCU φ (b).相量图 (a).接线图 30 A B C 2 解:此接线的相量图,如图3—2(b)所示。从相量图3—2(b)可看出,电能表第I 元件所加电压为BCU•通过电流为CI•,BCU•与CI•的夹角为φ′I=150°+φ;第II 元件所加为ACU•,通过电流为AI•,ACU•与AI•的夹角为φ′II=30°-φ,所以可列出如下计量有功功率表达式。 第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I=UBCIAcosφ′I=UIcos(150°+φ) 第I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II=UACICcosφ′II=UIcos(30°-φ) 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 P′= P′I+ P′II= UIcos(150°+φ)+ UIcos(30°-φ) = -UIcos(30°-φ)+ UIcos(30°-φ) =0 实际三相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P= 3 UIcosφ 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0,电能表不转,应按P= 3 UIcosφ计量功率。 (a).接线图 图3—2 用户计费电能表 1K 2K 1K 2K (b).相量图 ABU•AU• AI• CU• CI• BU• 30 φ CBU• ACU• CAU• BCU• φ A B C 3 解:此接线的相量图,如图3—3(b)所示。从相量图3—3(b)可看出,电能表第I 元件所加电压为BCU•通过电流为CI•,BCU•与CI•的夹角为φ′I=150°+φ;第II 元件所加电压为ACU•,通过电流为AI•,ACU•与AI•的夹角为φ′II=150°+φ,所以可列出如下计量有功功率表达式。 第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I=UBCIccosφ′I=UIcos(150°+φ) 第II 元件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