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三维地震勘探区位置及范围 一、井田位置 ***井田位于******东约10km ,行政区划属******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07′45″~**°12′30″,北纬**°47′30″~ **°51′30″。 ***井田范围:***市国土资源局 2006 年 5 月 6 日文《********* 煤探矿权挂牌出让范围》确定。全区走向长 8km , 倾向宽 3.8km , 面积 25.24km2。 二、三维地震勘探区范围 先期开采地段、下步接替地段和主要井巷工程附近采用三维地震、瞬变电磁勘探,目的是了解先期开采地段、接替采区及井筒与井底车场的构造情况、含水层富水区分布情况。 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区范围在 20 线与 25 线之间,勘探范围以下4 个拐点圈成的近似矩形,其北西方向长约为2.55 Km ,北东西方向宽长约为1.99 Km ,面积为5.00Km 2,勘探范围坐标见下表。 三维地震勘探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1 点名 地理坐标 X(m ) Y(m ) A *** *** B *** *** C *** *** D *** *** 第二节 三维地震勘探地质任务 按招标文件要求,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地质任务如下: 1、查明勘查区内主采煤层二 2 煤层、三煤、四煤的构造形态,控制底板标高,深度误差≤1.5%;查明上述煤层的露头 位置,平 面误差小 于30m 。特 别 是四煤层的分布范 2 围。 2、查明区内二 1、二 2 煤、三煤、四煤层中落差 5m 以上断层,其平面误差小于 30m ,并对落差小于 5m 断层进行解释; 3、查明区内新生界地层的厚度及底部起伏形态。 4、控制区内直径大于 30m 的陷落柱,并解释其它地质异常现象。 5、了解煤层中火成岩侵入情况。 第三节 位置与交通 ***井田位于******东约 10km ,西北距***市约 25km ,东北距汝南县约 25km 。 区内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有到***的简易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在本区以西约 5km 、12km 由南向北通过,交通甚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图 1-1 交通位置图 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1958~1960 年,原***煤田地质局物探队和***队对***煤田(包括***矿区和***矿区)进行了大量的普查工作,完成实物工作量:电法勘探物理点 623 个,地震测线 107.2km ,物理点 758 个,施工钻孔 42 个,总进尺 18369.65m 。于 1960 年提交《******煤田普查地质报告》。 3 据收集资料,区内仅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地质局第八地质队在***煤田***井田勘探时有 11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