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特征》教学详案一、课程内容:青春期心理特征二、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青春期具有那些心理特征。2、通过让学生谈论自己进入中学以来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了解自己,并深入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特征。3、让学生懂得正确面对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用一颗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悦纳自己。通过学习知道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有一颗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青春期的几种突出心理现象和如何调节自己的不合理情绪(二)难点:生理和心理的区别(三)解决方法:1、让学生讨论自己从小学进入中学后有什么变化。然后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那些属于心理的、哪些属于生理的。让学生通过讨论领悟到哪些属于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2、让学生分享自己出现不合理情绪时是怎么进行调节的。先让学生讲述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最后阐述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四、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一)教学方法:学生讨论、师生互动(二)学生活动:学生互相讨论进入中学后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发生了什么变化;将本课的内容写复述下来五、课时安排:共两个课时 90 分钟六、教学步骤(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1)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2)青春期(11、12——15、16 岁)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逐步走向成熟的中间阶段。青春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特色的时期,同时这个时期又是人生的充满了暴风雨和危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存在着非常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心理特征。(3)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每组请代表回答:同学们觉得自己进入中学以来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那些变化?2、展开新课教学:刚才同学们已谈到了进入青春期以后自己和身边同龄人的一些变化,那么我们共同来归纳一下进入青春期以后有哪些变化呢?(1)、生理方面: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声音和生理机能发生变化。(2)心理方面:伴随着生理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特征。A、情绪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B、认同感逐渐扩大;价值取向开始形成;闭锁心理开始出现;兴趣范围逐渐扩大;评价能力不断发展;行为方式发生变化。3、上述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自尊心增强:中学生内心最敏感的地方是自尊心。这种自尊心表现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