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和进程 1.1 建设目标 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国家发展和上海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09年 4月 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目标,就是要求实现货、船、企业、资金、各类航运服务、人才、信息、交易等航运要素与资源的全面集聚,为实现全球航运资源配置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建设进程 近年来,上海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港口吞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集疏运体系加快完善,公路建设进展顺利,航空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围绕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合作项目稳步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进一步明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由注重硬件基础到硬件与服务软环境并举的发展阶段。 (1)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立足于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完善港口结构与布局,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增强综合运输能力。目前,公路、港口、内河航道、铁路等硬件设施建设和江海直达推广等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一是建成了一批重要道路设施,上海地区路网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持续推进港航设施建设,满足了上海港口吞吐量持续高位发展的要求,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9亿 t,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500万 TEU,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三是加快了铁路路网建设,铁路枢纽布局进一步优化;四是落实航空枢纽规划,2009年,上海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5708万人次,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54万 t,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加强长三角地区港口之间的沟通。现阶段重点是对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完善上海港口结构与布局、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推进江海直达船型研究、优化水水中转监管模式、推动航空枢纽建设等方面措施进行研究和落实。 (2)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在拓展洋山保税港区功能,发展北外滩、陆家嘴、临港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加强船舶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现阶段重点是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