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建筑群—建筑博物馆 都说外滩是上海标志性的景点,到上海必游外滩,否则就等于没来过上海,刚开始我也只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当我亲眼所见之后,我便深信不疑了! 首先是黄浦江西岸的西洋古典建筑,受到了欧洲自古希腊神庙建筑诞生以来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艺术的直接影响。它不同于欧洲某一国家的建筑风格,它也不同于亚洲东京和香港的建筑,更不同于美国纽约的摩天大楼,但又具有欧洲很多国家建筑艺术的特点。可以说是西方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在上海的延续和演变。再者是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来建起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这是上海真正通向未来,与世界接轨的钥匙,更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世界奇迹的条件。从西岸到东岸,从古典到现在,各色建筑中又有其独特的风格,所以称外滩为建筑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外滩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群,沿黄浦江西岸一字排开,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天际线十分壮美。各幢建筑之间既能突出自己的形象特征,又能统一在群体建筑的整体效果当中。从美学的角度讲,既有个体之不同,又有群体之内在联系。一般来讲,艺术作品的“整体美”是美学的最高法则,它是建立在既对比又统一的哲学理念之中的。上海外滩的西方古典建筑群在整体上正是这种建筑美学的集中体现。当我漫步在外滩建筑群中时,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按下我的相机快门,一点也不吝啬相机内存,只愿能通过照片,多看它们几眼。拿几个我比较喜欢的建筑来说吧。 从表面上看,该大楼的基本构造与上海的其他近现代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线条处理以横线条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筑的特征。墙面设计独特,凹凸感强。虽是简单的生活建筑,但却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整个建筑表面均是红色砖块,很有老上海的那种感觉,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 行走其间,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旧上海的时候,感受到那时上海的繁华。 接下来是这个建筑 光是看见汇中饭店的大门,大概也就能想到这饭店的奢华了,当年外滩建筑群中最触目的英式楼房,公认为当年上海滩最豪华的大饭店。当然这是汇中饭店的一个侧门,我感觉这门的设计是现代与古典完美融合的典范。门的雨檐是玻璃钢架结构,现在感十足,门周围的墙面材料是白色清水砖,但是两者并没有矛盾感,反而让人有种相得益彰的感觉。门又采用左右对称的设计方法,又给人以大气之感。再看其墙面,以白色砖做墙面,又在每层之间用红砖勾勒腰线,使得建筑十分醒目。建筑外观采用近现代派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