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万年历,速推日干支口诀 根据公历日期计算当日干支: 一、口诀: 乘五除四九加日, 双月间隔三十天。 一二自加整少一, 三五七八十尾前。 二、举例说明: 例一:1996 年1 月 16 日 (96×5+96÷4+9+16)÷60=8 余 49,49 即为六十甲子序数。9 对应天干壬,49 除 12 余 1对应地支子,对应干支为“壬子”。 例二:1997 年2 月 16 日 (97×5+97÷4+9+16+30+2)÷60=9 余 26,26 即为六十甲子序数。6 对应天干己,26 除12 余 2 对应地支丑,对应干支为“己丑”。 例三:1998 年3 月 16 日 (98×5+98÷4+9+16)÷60=8 余 59,对应干支为“壬戌”。 例四:1999 年4 月 16 日 (99×5+99÷4+9+16+30+1)÷60=9 余 35,对应干支为“戊戌”。 例五:2000 年7 月 16 日 (100×5+100÷4+9+16+2)÷60=9 余 12,对应干支为“乙亥”。 例六:20001 年10 月 16 日 (101×5+101÷4+9+16+4+30)÷60=9 余 49,对应干支为“壬子”。 三、注解: 第三句中的“整少一”,为能被 4 整除之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第四句反映的是大月规律,即 8 月加 3、11 月加 5,依此类推)。 在介绍求年干支和日干支的公式前,先把干支的特点介绍一下。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 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 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 “六十花甲子”。为什么是六十个干支呢?这个从数学上很容易回答。根据干支的构成条 件,其循环周期必然是天干数和地干数的最小公倍数。而 60 正是10 和12 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我们把“甲子”编为 1 号,“乙丑”编为 2 号,这样编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干支 和序号的对照表,如下: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