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工艺环节简述如下: 1. 配砂型砂 ( 包括芯砂 ) 是多种造型材料的混合物。根据铸件对型砂的要求 , 将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均匀地混和 , 这项工作叫做配砂。 型砂通常是由砂子和粘结剂所组成。砂子是耐高温的材料 , 是型砂中的主体。粘结剂的 作用是把砂粒粘结在一起。粘结剂中应用最广泛的为粘土。有时为了满足某些性能要求 , 型砂中还加入其它造型材料 , 如煤粉、术屑等。型砂性能对铸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很大。例如型 砂的可塑性不好 , 就不易得到清晰的型腔 ; 型砂的强度不高 , 则容易在起模和搬运过程中发生损坏 , 在浇注过程中发生冲砂等 ; 型砂的透气性差 , 就不能将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及时排出 , 而这些气体进入金属液 , 就会使铸件产生气孔 ; 型砂的耐火性不好 , 在浇入高温的金属液 后 , 型砂就会因熔化而粘结在铸件的表面上 , 形成粘砂 ; 型砂的退让性不好 , 会对凝固后的铸件 收缩产生较大的阻力 , 由此可能使铸件形成裂纹等 造型材料的质量 , 配砂工作的好坏等 , 将影响型砂的性能 , 进而影响铸件的质量。生产中 对配制好的型砂 , 经常用仪器进行测定 , 以保证型砂的 各项附合要求。较为简便的检验方法 , 用手抓起一把型砂 , 紧捏后放开 , 如砂团不松散 而且不粘手 , 手印清楚 , 把它折断时 , 断面平整均匀 , 则 表示型砂的强度、可塑性等性能较好。 2. 造型利用铸模或其它方法制成所需的砂型 , 这项工作叫做造型。实际生产中 , 铸件的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等 , 变化很大 , 因而造型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现粗略分类简述如下 : (1) 按造型方法分 , 有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虽然手工造型没有机器造型产量高、质量好 , 但由于需要准备的工作量较少 , 灵活性和适应性又较大 , 所以当铸 件生产的批量不大时 , 目前还是采用手工造型。 (2) 按造型用的铸模分 , 有实样模造型和刮板造型。对造型来说 , 实样模造型比刮板造型 容易 , 但做铸模的工时和所用去的材料较多。生产中一般是采用实样模造型 , 特别是铸件的生产数量较多时。 (3) 按砂型所处的地点分 , 有砂箱造型和地面造型。把砂型做在地坑内 , 可以节省砂箱 , 但不能搬移 , 造型较不方便。一般情况下 , 宜采用砂箱造型。 (4) 按砂型是否烘干分 , 有湿型和干型。砂型在浇注前不进行烘干的叫湿型 ( 又叫潮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