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理论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 让学生初步了解拓展运动的发展历史。 2 、 让学生了解拓展运动的基本内容。 3 、 让学生建立一定的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 一、拓展训练发展简介: 拓展训练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要求的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模式,它通常在设定的陌生情景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团队为组织形式,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完善人格的一种体验式学习的学校教育模式。 本课程通过参与体验、课堂总结、课下反思和课后应用四个教学环节,培养同学们积极的自我挑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的能力,具体在以下几方面给学生带来提高:动手能力,身心的控制能力,受挫力,沟通能力,自我的再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超越的能力,领导力,承担责任、诚信、团队合作等。 拓展训练,又叫户外培训活动,它起始于 1 9 4 1 年。2 0 世纪 7 0 年代末至 8 0 年代初,这种培训形式引起企业界的注意,从此迅速流行。初期重点是培养个人能力,如今,重点则多已转向培育团队合作精神和技巧。 通常,它可以给个人和集体带来这些好处:1 、增强个人和小队的自信心;2 、增强小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加强团结; 3 、促进沟通与交流,提升人际交往的技巧;4 、锻炼身体的灵活、协调性;5 、培养乐于与人相处共事的态度。6 、它还是一种面向问题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决策意识、领导意识和对小队内成员的强弱项进行分析的意识。 在我们体育教师的眼光里,拓展训练的内容,说穿了无非就是游戏,只不过它专门遴选那些特别有健身益智作用的游戏,并赋予其生动的情境、明确的目标,更强调人际的沟通、信任、体验和合作,采取一种全新的理念来组织的活动。 二、拓展训练的分类和基本内容 拓展训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探险,风险高,有专门的场地设备和培训师,收费昂贵,它面向个人高素质的培养。例如:越野识途、负重行军、攀岩、激流划艇、山地滑雪、高空绳索、伞翼滑翔、生存者竞赛等。另一种是体验性活动,其风险较小,利用较简便的器材,自行组织的带有游戏氛围的活动,它更多注重团队精神、增强解决问题、决策和沟通的能力。例如:信任后倒、协力坐起、架桥过河、抢占轮胎等,比较适合在体育课、课 外活动、运动训练、校运会、夏冬令营中开展。 探险类项目介绍 1,求生墙 团队在行进过程中面临着一堵高4 米,宽只有 3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