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报告如下,请审议。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县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力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截至**年底,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62.04万亩。从流转的类型来看,其中耕地54.93万亩,占全县二轮承包耕地面积的47.99%;从流转的方式来看,转包6.75万亩、转让0.16万亩、租赁45.26万亩、互换0.27万亩、入股0.53万亩、代耕9.07万亩;从土地的用途来看,从事粮油种植31.67万亩、蔬菜瓜果(食用菌)4.99万亩、畜禽养殖0.84万亩、水产养殖1.32万亩、林木花卉21.66万亩、其它1.56万亩。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于**年4月,出台了《**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县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和乡镇(园区)服务窗口,明确了各自的管理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交易行为。建立健全以村(社区)为基础、乡(镇)为主体、县为核心的三级纠纷调解服务网络,实行信访调处、复查、复核、仲裁和法院判决等纠纷处理方式,及时有效地调处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年,共接待农民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政策咨询247人次,复查复核及上级交办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24件,全部及时结案,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集体访、越级访、非正常访案件,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同时,适时组织开展土地流转业务专题培训,重点就流转程序、合同签订、风险防范、权益保障、审查监管等进行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第1页共6页(二)强化宣传,典型带动。以“稳定、规范、维权、发展”为重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明白纸等宣传载体,通过科普赶集、以会代训、广场宣传等形式,加大农村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等政策宣传。并把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同时,加强土地流转典型和成功经验的宣传,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教育、引导群众,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和信心。**年,共开展科技赶集、普法下乡等活动20多场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6000余份;印发《致广大农民一封信》25万份,切实将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和确权登记颁证有关政策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入心入脑。(三)坚持原则,合理引导。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操作,不搞强迫命令等违反农民意愿的硬性流转。二是坚持“三个不得”原则。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实行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四是坚持“规范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原则。按照“合理布局、形成规模、彰显特色”的思路,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发展,走多种联合、合作方式流转以及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经营之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目前,全县发展千亩以上规模经营业主81个,规模经营面积达18.5万亩,催生了一批特色规模基地和新兴支柱产业,涌现出撮镇万亩露地蔬菜、万亩莲藕,梁园、店埠等0.3万亩韭菜、青蒜,福泉1.5万平方米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牌坊0.8万亩设施栽培等一大批规模特色产业基地。依托规模化生产基地,全县已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6个、省级2个,培育市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9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6个,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四)规范行为,防范风险。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促进土地流转依法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县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监督管理办法》等文件,第2页共6页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健康、规范、有序推进。同时,建立准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