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两岸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异同比较

两岸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异同比较_第1页
1/8
两岸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异同比较_第2页
2/8
两岸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异同比较_第3页
3/8
两岸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异同比较一.前言两岸分治的现实,并无法改变两岸源于相同源流历史的事实。长期以来,由于两岸意识型态的不同,以及在国共内战的不愉快经验,以致于不少学者只关注大陆历史教科书中的「政治意识型态」问题;或者说,都习惯于从政治的角度去解读大陆的历史教科书,也正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史中的国共之间的种种恩怨,两岸的诠释各不相同原是可以理解。但是由于研究者的专长是教育工作与教育研究,因此长期研究大陆历史教科书后,研究者较关心的是,除了两岸对立过的政治历史之外,吾人如何可以从彼岸的历史教科书中学习到什么?能不能藉此来突显或反映出台湾当前国中历史教科书中的问题?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诚此之谓矣。为了达到研究者的目的,又避免因为政治立场对立所引起的争论,本研究将以两岸国 初中本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代史」各挑选五个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比较的重点,而舍弃「中国现代史」的部份,也许将来另文研究之。比较教育学者贝瑞德(Bread)曾指出比较教育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描述、解释、并列、比较。本研究虽然亦属于比较教育范畴,但由于比较的标的物是教科书,因此将采:并列、比较,最后再解释的三阶段研究方法。之所以希望利用并列、比较两岸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同历史事件,主要目的不仅止于探讨两岸教科书内容之异同,更重要的是,探讨在两岸 历史教科书异同中的背后可能因素,以及其可能代表的教育意义。研究者无意去仲裁两岸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异同时,「谁是谁非」,因为「考证」是历史学者的责任,不是教育学者的能力所及。但是以教育学者的立场,提供两岸国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之异同所在,就等于是告诉这些教科书的「编辑委员」诸公们,这些地方的教科书内容有必要进一步去考证与研究,才能提供国中学生正确、完整无误的历史教育 。本研究所采用的样本教科书,在台湾方面是由国立编译馆主编的「国中历史」(民国 八十五年七版),其中本国史有三册。至于大陆版,是采用上海中小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第一版),本国历史共计四册,初中使用。以下将依序呈现古代史历史事件异同比较、近代史历史事件异同比较,再其次是针对 前两大类之比较,探讨其背后可能之原因,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最后提出本研究之结语 。贰、古代史历史事件异同比较在两岸历史教科书中,对古代史选定的历史事件包括:夏商周三代;秦的灭亡;三国 鼎立;黄巢之乱与唐的灭亡;明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两岸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异同比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