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 一、心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1 、心病表现 心悸,胸闷,气短。 2 、气虚表现 精神疲倦,或有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面色淡白,舌质淡,脉虚。 3 、辨证依据 心悸、神疲与气虚症状共见。 二、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1 、心病表现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 2 、阳虚表现 气短,自汗,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晄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或代。 3 、辨证依据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与阳虚症状共见。 三、心阳暴脱证的临床表现 1 、心阳虚证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2 、辨证依据 心悸胸痛、冷汗、肢厥、脉微等。 四、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鉴别 五、心脉痹阻证瘀、痰、寒、气的比较 六、心脉痹阻证的证候分析 1 、病因 (1 )本证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而致气滞、血瘀、痰浊、阴寒等邪气痹阻,心脉癖阻。 (2 )其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2 、证候分析 (1 )心阳不振,失于温运,或瘀血内阻,心脏搏动失常,故见心悸怔忡。 (2 )阳气不宣,血行无力,心脉阻滞不通,故心胸憋闷疼痛。 (3 )手少阴心经之脉横出腋下,循肩背、内臂后缘,故痛引肩背内臂。 七、心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1 、心病表现 心悸,失眠,多梦。 2 、血虚表现 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3 、辨证依据 心悸、失眠、多梦与血虚症状共见,多有久病、失血等病史。 八、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1 、心病表现 心烦,心悸,失眠,多梦。 2 、阴虚表现 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盔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3 、辨证依据 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 九、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1 、心病热象 心烦,失眠,甚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澹语、神识不清。 2 、实热表现 发热,口渴,便秘,尿黄,面红,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3 、辨证依据 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实火表现。 十、痰蒙心神证的临床表现 1 、神昏 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知人。 2 、癫证 神情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 3 、痫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 4 、痰浊内阻 面色晦暗,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滑等症。 5 、辨证依据 神志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