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诊断学笔记

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1页
1/81
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2页
2/81
中医诊断学笔记_第3页
3/81
《中医诊断学》上篇 四诊部分笔记 绪 论 概 念 : 根 据 中 医 学 理 论 体 系 , 运 用 一 定 的 方 法 来 收 集 资 料 , 再 加 以 分 析 判 断 从 而 对 疾 病 进 行 辨证 、 诊 断 的 一 种 方 法 【 目 的 要 求 】 1、 掌 握 中 医 诊 断 学 的 含 义 、 内 容 , 中 医 诊 断 的 基 本 原 理 和 原 则 2、 了 解 中 医 诊 断 学 的 发 展 简 史 , 明 确 学 习 方 法 第 一 节 中 医 诊 断 学 发 展 简 史 1、 公 元 前 五 世 纪 扁 鹊 “切脉、 望色、 听声、 写形” 2、 公 元 前 三世 纪 《黄帝内 经》 从 理 论 上奠定 了 中 医 诊 断 学 的 基 础 3、 西汉 淳如意 创“诊 籍” 4、 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 》 创六经辨 证 , 概 念 清楚, 层次分 明 5、 东汉 华佗《中 藏经》 论 症、 论 脉、 论 脏腑寒热虚实, 甚为精 当 中 医 诊 断 学 发 展 简 史 6、 西晋 王 叔 和 《脉经》为我 国 最 早 的 脉学 专 著 7、 隋 巢 元 方 《诸 病 源 候 论 》,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病 源 诊 断 的 专 著 8、 元 朝 敖 氏 《点 点 金 》《金 镜 录 》为论 舌 的 第 一 部 专 著 9、 明 朝 张景岳 《景岳 全 书 》 10、 明 朝 李 时 珍 《濒 湖 脉学 》 11、 清朝 林 之 翰 《四 诊 抉 微 》四 诊 并 重 , 色脉并 重 第 二 节 中 医 诊 断 学 的 范 围 与 原 则 一 、 审 察 内 外 必 须 从 整 体 上进 行 多 方 面 的 考 察 , 而 不 能 只 看 到 局 部 的 表 现 。 1、 人 体 是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 ; 2、 人 与 自 然 是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 ; 二 、 辨 证 求 因 病 证 结 合 , 以 证 为主 三、 中 医 诊 断 疾 病 的 基 本 法 则 “证 ” 和 “症 ” 和 概 念 “证 ” 指 的 是 一 组 症 状 群 , 这 类 症 状 具 有 相 同 的 性 质 , 或 由 某 一 共 同 的 病 机 所 引 起 。 辨 证 就 是对 疾 病 的 本 质 作 出 决 定 如 : 痰 热 壅 肺 证 肾 阴 虚 证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诊断学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