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 第三单元 孝慈齐家 一、教学目标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长辈孝敬,对兄弟友好,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单元以“孝慈齐家”为主题,旨在通过古圣先贤孝慈齐家的故事与思想,培养学生“亲其亲,长其长”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我国的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善待兄长,推恩及人等。第15 课,许武不仅抚养两个弟弟,而且教育他们成才,可谓用心良苦。第16 课则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的慈母形象,让我们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真切的爱,告诉我们要 感 恩父母,报 答 父母。第17 课《 邢 渠 哺 父》 的故事,讲 述 了邢 渠 无微 不至 地 照 顾 年迈 的父亲,数 年如 一日 ,从 不懈 怠 ,给 我们树立 了尽 心竭 力 赡 养父母的榜 样 。第18 课讲 述 了“克 勤 于 邦 ,克 俭 于家”的道理 , "家”是家庭的家,也 是国家的家,家往 里 看 ,连 着个人; 往 外 看 ,连 着国家,齐家方 能 治 国平 天 。因 此 ,赵 匡 胤 不但 自 己克 勤 克 俭 ,而且教育子女要 节 俭 惜 福 ,并 以勤 俭 治 理 国第19 课讲 述了于 令 仪 宽 厚待人,用爱心感 化邻 居 的儿子,挽 救 了失 足 少 年的感 人故事。整 个单元层 层 推进 ,螺 旋 上升 ,开 拓 了学生的视 野 ,使 学生逐步 深 入 地 领 会到“修 身 、齐家、治 国、平 天 下”的内涵 。 15 谨而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节奏地诵读“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一主题句。牢记“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及其出处,阅读“古语今说”,初步理解其含义。 2、阅读《许武教弟),感受许武望弟成才的良苦用心,从而体会许武关爱兄弟。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深入理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含义。 3、真切感受许武的仁德,反省自己的言行,懂得善待兄弟姐妹,并且身体力行,在生活中做孝顺父母,友善兄弟姐妹之人。 二、重点难点 通过《许武教弟》的故事,来深刻理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而亲仁”的内涵,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善待兄弟姐妹,做仁爱之人,这是本课的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孝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