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之美——叶嘉莹 笔记 一、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一) 诗,是作者显意的作品。 词,可以唱的,先有音乐的, 再有词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夭夭:少,好之貌。年轻、美好的样子。子:可指男子也可女子。于归:女子出嫁。 国风:民歌。雅:雅正。颂:反应政治的,大臣所用。 古文的志,儒家的志:士当以天下为己任,带有政治理想。 诗言志 文载道。 华严经 法界大学 天主教堂 基督教堂 法曲 :中国文字记录最详细。 史诗 :中国文学缺少的 。为什么汉民族没有史诗,因为他们的文化发展得早,它很早就有了文字,有了文字就有了记载,所以它不用口头传述。诗是现实生活中产生的。 从性别文化谈小词中画眉簪花照镜之传统(二) 词的传统 本质上,诗词之差别:就诗而言,无论言志还是抒情,都是作者显意识 的活动 。 词是一种 微 妙 的文学体 式 。词的本义 ,配 乐的歌词,词是先有音乐然 后 按 照乐调 填 写 上去 的。 雅乐:国家制 定 ,在 宗 庙 朝 堂演 奏 的。上古音乐。 清 乐:南 北 朝 。 宴 乐:隋 唐 时 期 。从庄 严的雅乐到 大众 化的清 乐,宴 乐是以南 北 朝 清 乐为主又 结 合 隋 唐时 期 的胡 乐,得以形 成 宴 乐。 清 乐 , 胡 乐 , 法 曲 , 三 者 合 一 , 形 成 内 容 丰 富 , 曲 调 多 变 的 宴 乐 。 从 性 别 文 化 谈 小 词 中 画 眉 簪 花 照 镜 之 传 统 ( 三 ) 小 词 的 发 生 , 源 于 当 时 民 间 宴 乐 曲 调 的 流 行 。 宴 乐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曲 调 , 流 行 于 市 井 民 间 。特 点 是 言 辞 低 俗 , 错 字 百 出 。 故 无 人 整 理 亦 无 人 刊 刻 流 传 。 敦 煌 曲 子 是 配 合 宴 乐 所 写 的歌 词 。 《 花 间 集 》 是 当 时 诗 人 文 士 所 作 配 合 宴 乐 而 唱 的 歌 词 , 被 赵 崇 祚 编 订 成 册 而 成 。 绝 大 多数 作 品 都 是 描 写 美 女 和 爱 情 。 花 间 集 等 类 似 歌 词 的 产 生 为 古 代 诗 人 文 士 大 胆 的 创 作 爱 情美 女 等 的 文 学 作 品 提 供 了 一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