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实施方案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是实现“共同共有”向“持股各有”转变的关键。为公开、公平、公正地抓好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依法依规,民主决策;阳光透明,公平公正;集体所有,兼顾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推进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力争到20XX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建立起“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实现农村资源有效利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成员财产性收入的长效增收。二、改革内容(一)规范改革程序1.制定改革方案。各县(区)要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本地改革工作推进方案,排出改革进度时间表,并将改革计划和工作责任等落实到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和村。村集体经济股份量化改革实施方案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由村向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报县级农村集体资产相关主管部门备案。2.清理量化资产。在县(区)、乡(镇、街道)农业、国土、水务、林业、财政管理部门指导下,对村集体所有的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进行清产核资和登记造册(国家法律法规或政策另有规定的除外),妥善处理债权债务,加强审计和严防集体资产流失,明确集体资产的权属关系。3.界定成员身份。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公开透明、男女平等、宽接受、广覆盖”的原则明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村级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股权享受人员的界定办法,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成员身份界定,宜简不宜繁,应充分考虑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成员的利益,同时要坚决杜绝第1页共5页弄虚作假现象。4.合理设置股权。因村而异制定农村资源和集体资产折股量化计算办法,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和公示。对经营性资产较多的村,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按折股范围资产的净资产折股量化到成员,实行“确权确股确值”;对经营性资产较少的村,可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值”的方式。股权量化原则上实行生不增、死不减、可继承,可在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内部成员中转让。可在净资产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改制风险金,用于解决改制中和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具体提取方式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二)强化股权管理1.保障成员对资产股份的实际持有权。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成员登记和向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备案制度。建立健全成员的集体资产股权证书管理机制,以户为单位向成员出具量化股权的股权证书,作为成员持有集体资产股份、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有效凭证,但不作为宅基地、承包地、安置房、房屋建设等分配依据。建立健全村集体资产股权台账管理制度,并在县级农村集体资产相关管理部门备案。2.保障成员对资产股份的收益权。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要制定经成员认可并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收益分配机制,明确收益分配范围,规范收益分配顺序,明确集体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性质、用途等。股东福利、医疗保险及救助、经营性支出在收益分配前列支。3.探索建立成员对资产股份的有偿退出权。各县(区)可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成员对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机制。成员对资产股权的有偿退出应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现阶段应严格控制在本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组织的范围内,可以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转让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其他成员,也可以由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回购。一般应由成员自愿提出退出股份申请,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按照公开民主的程序和价格进行回购,收购资金可以从本合作社的经营收益中列支。所收购的股份可以追加到集体公益金中或转让给其他成员,也可以用第2页共5页于核减相应的总股份数。4.探索成员对资产股权抵押权和担保权。各县(区)可在成员有需要和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章程准许的情况下,稳妥开展赋予成员对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权、担保权试点,经市主管部门会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监会派出机构审核,并按照程序报批后实施。健全相关监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