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_第1页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_第2页
2/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_第3页
3/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中国与东盟10 国之间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即“10+1”, 缩写CAFTA。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建成后的自贸区将覆盖 1300万平方公里,惠及 19亿人口,年 GDP达 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超过 4.5万亿美元[1] ,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间建立的最大的自贸区。 1997年 12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首次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 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 11 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1年 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专家组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 10 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 2001年 11 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2002年 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 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 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等全面经济合作的目标。 2004年 11 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 7月起,除 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 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建设进程回顾 1991年 7月,中国时任外长钱其琛出席第 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是为中国与东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