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代价和收益初步分析 目前,关于中国年内能否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尚不明朗。我们所作出的承诺和让步的最后限度还很难确定。本文的分析主要以美国在因特网上公布的承诺草案为准。 第一,从影响范围上讲,中国所开放的市场和所能够进入的市场严重不对称。加入世贸组织将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和竞争优势企业产生有利影响。但是,中国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这类产业在中国工业价值增值中的比例仅占 27.75%左右,带动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到 1997 年底中国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累计共有 5356 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 0.07%,外向型直接投资占中国国内固定资产形成的水平仅为 0.9%。总体上讲,中国企业尚不具备从事跨国经营的能力。因此,入世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有限。 从受冲击的产业来看,不仅涉及面比较广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有),而且影响程度很深。下面我们来具体说明:其一,农业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大宗农产品配额(TRQ)在 4、5 年时间中都会成倍、甚或几十倍地增长。因此,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对中国农业的保护作用将基本上被撤除。中国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现状是:生产主体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农户为主(65%),真正实行规模化、企业化经营、并参与市场竞争的生产比例很小;这类产品一直都由国家直接收购,这几年,我们还面临着严重的卖粮难、库存难问题。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面对的将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农业。另外,美国的农业生产只是由其就业人口的 3%完成;而中国的农业生产却由全国就业人口的 50%(约 3.5 亿人)来完成。因此,这种影响和冲击完全不对称。其二,工业方面。中国的资本、技术及资本技术双密集型行业,既是中国目前的工业优势之所在,又是中国竭力扶持的进口替代产业,如支柱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等。但是,这些产业在国际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首当其冲遭受冲击的行业。1996 年,这 11 个比较劣势产业占了中国工业价值增值的 36.21%。因此,这种影响决不可小视。另外,中国的内贸产业也会受到进口产品的影响。1996 年这些产业占了中国工业价值增值的 36.04%。其三,服务业。服务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行业,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正如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潜力、最重要的市场一样(区域上讲),在产业层次,服务业的意义也相同。该行业的领域很宽,本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分销权和贸易权承诺方面。中国现有的分销和贸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