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药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半衰期 :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首关消除: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是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治疗指数: 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成为治疗指数。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4. 肠肝循环: 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ycling)指由肝脏排泄的药物,随胆汁进入肠道再吸收而重新经肝脏进人全身循环的过程。具有肠肝循环的药物其作用时间一般较长。 5. 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 药物制剂中的活性药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包括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剂量和速度。 6. 一级动力学: 单位时间内药物或底物以一定的份数或百分数转化吸收的过程 7. 副作用: 称副反应,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8. 肾上腺素的反转作用 : α -受体阻滞剂 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肾上腺素的反转作用 . 9. LD50 : 半数致死计量。指使实验动物一次染毒后,在14 天内有半数实验动物死亡所使用的毒物计量。 10. 最大效应 : 当药物浓度或剂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其效应不再增强 11. 激动剂: 指与某生物活性物质的受体结合,呈现该活性物质的作用的物质或药品。 12. 半数有效量: 是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的浓度或剂量,分别用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半数有效剂量(ED50)表示。 13. 肝药酶诱导剂: 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 14. 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应占有的体液容积。利用表观分布容积值可以从血浆浓度计算出机体药物总量或计算出要求达到某一血浆有效浓度时所需的药物剂量。 15. 一房室模型: 用药后药物进入血循环并迅即分布到全身体液和各组织器官中,而迅速达到动态平衡,则称此系统为一室开放模型。 16. 吸收: 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 17. 后遗效应 :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8.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的一门学科。 简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