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职名称 古 代 官 职 的 情 况 , 涉 及 官 署 名 、 官 名 、 官 员 的 职 掌 等 方 面 。 各 朝 代 的 情 况 , 也 不 尽 相 同 。大 体 可 分 为 中 央 官 职 和 地 方 官 职 两 大 类 。 中央官职 秦 设 丞 相 、 太 尉 和 御 史 大 夫 , 组 成 中 枢 机 构 。 丞 相 管 行 政 、 太 尉 管 军 事 、 御 史 大 夫 管 监 察和 秘 书 工 作 。 汉 朝 大 体 上 沿 袭 秦 制 称 为 三 公 , 下 设 九 卿 , 分 管 各 方 面 政 务 , 后 世 又 演 变 为 三省 六 部 制 。 三 省 为 中 书 省 ( 决 策 ) 、 门 下 省 ( 审 议 ) 、 尚 书 省 ( 执 行 ) , 三 省 的 长 官 都 是 宰相 。 宋 代 中 书 省 职 权 扩 大 , 同 枢 密 院 分 掌 文 武 大 权 , 门 下 、 尚 书 省 遂 废 。 明 代 内 阁 为 最 高 政务 机 构 , 内 阁 大 臣 称 为 辅 臣 , 首 席 称 首 辅 ( 即 宰 相 ) 。 清 代 有 军 机 处 , 王 、 公 、 尚 书 等 为 军机 大 臣 , 掌 握 政 府 大 权 。 六 部 , 是 指 “吏部 , 管 官 吏任免、 考核、 升降等 事 ; 户 部 , 管 土 地 户 口 、 赋 税 财 政 等 事 ;礼 部 , 管 典 礼 、 科 学 、 学 校 等 事 ; 兵 部 , 管 军 事 ; 刑 部 , 管 司 法 刑 狱 ; 工 部 , 管 工 程 营 造 、屯 田 水 利 等 事 ” 。 各 部 长 官 为 尚 书 , 副 职 为 侍 郎 。 下 设 郎 中 , 副 职 称 员 外 郎 , 下 属 官 员 有 主事 等 。 寺 即 官 署 。 九 寺 即 九 卿 之 官 署 。 汉 以 太 常 、 光 禄 勋 、 卫 尉 、 太 仆 、 廷 尉 、 大 鸿 胪 、 宗 正 、大 司 农 、 少 府 谓 之 九 寺 大 卿 。 历 代 略 有 变 动 , 迄 于 清 皆 因 之 。 ( 1) 光 禄 寺 : 掌 宫 廷 宿 卫 及 侍 从 , 北 齐 以 后 掌 膳 食 帐 幕 , 唐 以 后 始 专 司 膳 。 ( 2) 太 仆 寺 : 掌 舆 马 畜 牧 之 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