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建筑介绍 目录: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二、古代建筑的风格 1 、四种基本风格 2 、地方民族的风格 3 、时代风格 三、古代建筑的特点 1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2 、独特的单体造型 3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4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5 、写意的山水园景 四、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1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8 个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现代等。直到2 1 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专属的特点。同时,对现代建筑也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2 、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 商 周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宋辽金元 明 清 现 代 隋唐五代 秦 汉 北方穴居 园林建筑 南方巢居 木结构建筑 佛教建筑传入 建筑发展的高潮,木结构趋于成熟 河姆渡的干阑木结构 阿房宫遗址 敦 煌 莫高窟 独立完整的建筑体系 隋 唐 都 城大兴城 细腻、纤巧的建筑故宫 古今结合 中外结合 1 、四种基本风格 (1 )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 主要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从秦汉带以后逐渐形成,表现了建筑物的大气、恢弘,同时也是古代等级制度在建筑物上的体现。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等。 北京天坛祈年殿 明堂辟雍的复原图 (2 )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 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等,表现在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充分表现了古代宫廷的上下等级的严厉。例如北京故宫、天安门等。 天安门,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当时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今天的样式,更名为天安门。 北京天安门 (3 )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 主要是一般住宅中,也包括古代的客栈、酒楼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建筑的主要风格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例如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民居等。 北京的四合院 (4 )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 主要私家园林,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表现出了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相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能让人体验山水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