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_第1页
1/18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_第2页
2/18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_第3页
3/18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复习指要] 1 .准确掌握并分析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正确认识各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突出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观点。 2 .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战争冲突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暂时的,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3 .正确认识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民族融合的概况,使学生明确民族融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现象,是进步的。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民族融合的规律。 4 .掌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和民族构成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关系。 5 .准确掌握并分析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成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闭关政策及其影响。 [知识归纳分析]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还包括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被侵略的斗争等。 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民族构成的演变经历了五个时期: (1 )先秦时期:这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内容包括华夏族的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的混融。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 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2 )秦汉时期: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汉人” 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3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也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 — “唐人” 。 (4 )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构成变动的步伐相对缓慢。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5 )元明清时期: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朝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 ,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以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 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清兵入关初满汉民族矛盾尖锐。 2.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 )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 异,中原汉族成为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周边少数民族成为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 (2 )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一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