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精华概要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文明,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领导思想遗产。中国传统领导思想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是君主专制下的极权政治、等级制度、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以及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领导思想注重以伦理道德关系为核心的“内圣外王”之道,以森严的等级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结构,注重领导权术的研究,提倡“民为邦本”,强调为政者的道德修养,缺乏对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的研究。传统领导思想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伦理性、人治性、封闭性和保守性等特点。纵览中国古代儒家、法家、道家等思想流派的有关领导的思想,具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择其精华简要介绍如下。 一、提倡以民为本 儒家强调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施行仁政,才能维持长期的统治和社会的安定。民众是统治的基础,“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水所以覆舟”,就是这种 思想的比 较形象 的表 达 ,君主与 民众之间 是舟与 水的关系,君主一 旦 失 去 民众的支 持,迟 早 将 失 去 统治地 位 。 ( 一 ) 民为邦本,顺 乎 民意 如何 看 待 被 领导者的地 位 和作 用 ,是领导理论 中的一 个 重要问 题 。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 提倡重视 人民的力 量 和作 用 ,认 为民众是国家的根 本,要以民为本,顺 乎 民意,取 信 于 民,赢 得 民心。孔 子 说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 太 平 御 览》 载,孔 子 的学 生子 夏 将 君民关系喻 为鱼 水,提醒 执 政者不 要脱 离 民众:“鱼 失 水则 死 ,水失 鱼 犹 为水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包 括 : 其一 ,得 民心者得 天 下,失 民心者失 天 下。国家能否 治理得 好 ,关键 在执 政者能否 赢 得 民心。《 管 子 》 指 出 :“政之所行,在顺 民心; 政之所废 ,在逆 民心”,所以要治理好 国家,“必 当 下顺 民心”。宋 代程 颐 云 :“为政之道,以顺 人心为本。”历史表 明,民心向 背 关乎 统治的稳 固 和长久,关乎 国家的兴 衰 成败 。政局 的治与 乱 ,事 业 的兴与 衰 ,国家的存 与 亡 ,以及为政者个 人的荣 辱 得 失 ,莫 不 系于 此。其二 ,顺 乎 民心,取 信 于 民。统治者欲 得 民心,必 须 顺 乎 民意,获 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