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中国国际锂离子电池产业高峰论坛 回顾 2010 2009 会议回顾 2009 年,金融危机的寒冷依旧没有削减全球对新能源投资的狂热。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新型动力汽车产业高调支持,能源部资助24 亿美元,共计投资48 个科研项目;德国5 亿欧元对电动汽车的投资研发;2010 世博会上将投放1000 辆 EV 汽车,国家对电动汽车共投资了100 亿。此外,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市场的快速成长,为储能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国内大部分电池制造商短期内无法实现汽车电池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市场或将成为现阶段动力电池制造商最大的市场突破口。 值得关注的是,奥巴马政府24 亿汽车锂电池产业投资调整战略中,有15 亿美元用于资助美国电池及配件制造商以提高电池性能。锂电池效应随之催生的庞大产业经济效应,无疑对锂电产业中个环节的制造商以及投资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商业蛋糕。 2010 年,当新能源为主流时代的到来,随之掀起的锂电革命正愈演愈烈。关注中国,2009 年 1-6 月,中国锂电池出口量4.56 亿只,出口额39.16 亿美元,截至6 月底,三大运营商完成3G 投资约800 亿元;放眼全球,锂电池“创新联盟”的成立,DOE 20 亿美元的投资研发,AESC 在日本的试生产,三菱重工、东芝对车用锂电池的投资… … ,无不显示了全球范围内锂电革命浪潮之汹涌。 很少有行业能给予中国这样的机会:据爱尔兰商业咨询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 去年发布的锂电池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在该领域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最大规模,并有1500 多家锂电池及电池材料生产商在参与竞争。美国新兴电动车部件制造商BetterPlace 公司CEO Shai Agassi 在一个技术论坛上发出警告: “目前美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电池业。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自己不发展这一行业,就会让中国抢先。” 一面是超出想象的市场前景和投资机遇,一面是中国锂电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中国锂电企业究竟该何去何从?何时能突破锂电稳定性、安全性的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尖端技术?关键性原料生产何时能做到国产化而不过分依赖进口,形成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产业链?在满足国内采购、消费市场的同时,当下海外新兴原料及下游市场是否更值得中国锂电企业关注? 会议有幸邀请到了很多来自国内重要企业的代表,与大家分享他们对当前整个锂离子电池产业的观点。会议上,来自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测试中心的王子冬先生、国网能源研究院的周原冰先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