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橡胶市场分析 第一部分 中国天然橡胶行情回顾 2 0 1 2 年上半年至今,受到欧债危机、美国货币政策等重大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以及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中国天然橡胶市场整体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期货指数价格,自 2 0 0 8 年金融危机以来波动愈发剧烈,主要体现为年度价格波动巨大:在 2 0 0 8 年下跌近 5 3 %后,在 2 0 0 9 年和 2 0 1 0 年分别上涨近 1 1 3 %和 5 3 %,此后在 2 0 1 1 年又大跌近 3 6 %。其价格从 2 0 1 1 年2 月的最高 4 .3 万元/吨,跌至2 0 1 2年6 月的 2 .1 万元/吨,跌幅近 4 9 %,与 2 0 0 8 年次贷危机爆发时的水平相差无几,是多年来罕见的巨幅下跌。 从连续下跌月份个数统计,2 0 1 2 年上半年3 月以来,沪胶指数价格连续下跌 4 个月,已经与 2 0 1 1 年全年水平持平,也是 2 0 0 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一次。 2 0 1 2 年至今,国内橡胶行业发展情况可分为大致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1 月份的快速上涨走势):2012 年初,沪胶指数走出一个大反弹,因国内天然胶产区停割,以及泰国产区强降雨影响生产和运输,市场担忧天然胶产量减少,使得春节前补充库存预期强烈。截至春节前,沪胶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有将近 4500 点的涨幅。 第二阶段(2 月份的震荡上涨走势):2 月初,由于春节假期因素,轮胎需求减少,导致国内保税区橡胶库存增加处于历史高位,胶价上涨势头减缓。受泰国收储政策及欧债危机及伊朗原油问题等消息面影响,沪胶指数反复震荡,承压于 3 万元/吨关口一线。 第三阶段(3 月-4 月的缓慢下跌走势):国内3 月初出炉的2012 年GDP 增长目标低于8%,引发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担忧。市场对橡胶的需求忧虑也被加剧,导致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消化缓慢。 同时,美国QE3 的预期逐渐消散,美元得到支撑,令大宗商品承压。伊朗核问题有所缓解,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回落,橡胶失去上涨动力。由于国内外部分橡胶主产区停割,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胶价,在此期间,胶价最大跌幅近 3000 元/吨,沪胶指数再度回到 2.7 万元/吨一线附近。 第四阶段(5 月-6 月下旬的宽幅震荡下跌走势):5 月,欧债危机卷土重来,引发市场恐慌,大量避险资金的进入推高美元,打压大宗商品价格,胶价出现暴跌。同时,天然橡胶基本面疲弱:5 月份开始进入全球割胶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