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考研复习(第一章) 发 布 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7-19 浏览次数:8[大] [中] [小]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 幼 有序 ,朋 友 有信 ”。后世 也称为“五 伦”。孟子着 眼 于 处 理好 五 种 最 基本的人际 关 系 ,其 目的在于 维 护 上 下尊 卑 的社会秩 序 和道 德 观 念 。 4、虚 壹 而 静 : 是荀 子提出主张 培 养 的学习态 度,强 调 学习要专 心 有恒 。虚 ,即虚 心 ,就是不要先 入 为主; 壹 ,即专 心 ,不要一心 二 用 ,也不以已 有的知 识 或 见 解排 斥 对新 知 识 或 见 解的研究 和掌握; 静 ,即静 心 ,不能 用 胡 思 乱 想 或 情 感 的冲 动来 扰 乱 人的理智 和正 常 的思 维 活动。 5、三 纲 领 八 条目: 这 是南 宋 朱 熹 归 纳 出来 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 于 大学教育的纲 领 和目标 。所谓“三 纲领 ”即明明德 、亲民、止 于 至 善 ,体现了 儒 家 修 已 治 人的理想 目标 。所谓“八 条目”即格 物 、致 知 、诚 意 、正 心 、修 身 、齐 家 、治 国、平 天 下这 八 个 步 骤 。实 际 上 前 五 条都 是修 身 的原 则措 施 ,后三 条是修 身 的扩 展 和递 进 ,先 到 国家 ,再 到 国,再 到 整个 世 界 。 6、豫 时 孙 摩 : 这 是《学记 》总 结 出的四 条重要教学原 则 。“豫 ”是预 防 性 原 则 ,要求 事 先 估 计 到 可 能会产 生 的不良 倾 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