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与展望_第1页
1/6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与展望_第2页
2/6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与展望_第3页
3/6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1931 年,我国中山大学的罗宗洛研究铵硝营养的成果受到世界同行的瞩目。1937~ 1941 年,上海的四维农场(Safeway Farm)在虹桥附近采用“基质培”栽培番茄,后因二次大战市场萧条农场停办。1941年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余诚如、陈怀圃合著的《无土种植法浅说》一书。二次大战结束后的1946~ 1948年,驻南京的美军顾问团为了生产洁净卫生的生食蔬菜,在御道街附近办了一个无土栽培农场,进行砾培,后因国内战争停办。1969 年台湾在龙潭农业职业高校进行无土栽培试验研究。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开始进行蔬菜和水稻的营养液育苗。1975 年山东农业大学由于特需供应的任务在大陆率先开展西瓜、黄瓜、番茄等蔬菜作物的无土栽培实用化生产,先后研制出半基质培的“鲁 SC-I 型”和“鲁 SC-II 型”无土栽培装置。 就全国而言,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是在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时刚刚实现了开放的城市、港口,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等地,涉外部门纷纷要求提供洁净、无污染的供外宾生食的新鲜蔬菜,无土栽培应运而生。80 年代中,农业部委托南京农业大学邀请世界著名无土栽培学者、专家伊东正、山崎肯哉等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全国性无土栽培培训研讨班多达 6 次,为该项农业高新技术在全国内的研究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1980 年北京林业大学马太和教授以美国Howard M. Resh 的水培为基础编译出版了系统介绍无土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专著《无土栽培》。1985 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下设无土栽培学组,至 1992 年每年召开一次年会,1992 年年会上改名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每 2 年召开一次年会,并且与国际无土栽培学会等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日趋频繁的联系。1986~ 1995 年的 “七五”、“八五”期间农业部把蔬菜作物的无土栽培列为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参加了这一攻关项目,同时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也开展了适合国情的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开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良创新,先后研究开发出适合国情的高效、节能、实用的系列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包括简易 NFT、基质培、有机生态型基质培、浮板毛管水培、鲁 SC 型和华南深液培等无土栽培装置,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无土栽培的发展简史与展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