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的粮食问题

中国的粮食问题_第1页
1/16
中国的粮食问题_第2页
2/16
中国的粮食问题_第3页
3/16
中国的粮食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一九九六年十月·北京 目 录 一、新中国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 二、未来中国的粮食消费需求 三、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四、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五、推进科教兴农,转变粮食增长方式 六、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七、深化体制改革,创造粮食生产、流通的良好政策环境 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粮食问题。中国有12亿多人口,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中国的粮食状况如何?中国的粮食生产潜力有多大?中国人民能不能养活自己?中国将如何发展粮食生产?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政府经过科学论证,现就这些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 一、新中国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 饥饿始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一大难题。旧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有80%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遇有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每公顷粮食产量只有1035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10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5年与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多,年均递增3.1%。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380公斤左右(含豆类、薯类),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类产量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八十年代世界增产的谷物中,中国占31%的份额。中国发展粮食生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为在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与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0—1978年。194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只有1.132亿吨,1978年达到3.048亿吨,29年间年均递增3.5%。这一时期,中国通过改革土地所有制关系,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解放了生产力,同时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为1979—1984年。198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3亿吨,6年间年均递增4.9%,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的粮食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