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花鸟画 花鸟画在两宋时得到空前发展。一方面有画院、画家应宫廷堂壁装饰之需而创作的承袭五代“黄家富贵”的花鸟画风;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的水墨花鸟画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不拘陈法,寄情笔墨之中,与院体花鸟画并存而形成鲜明对比。 ①精工富丽的院体花鸟画 宋初的花鸟画延续了五代画风。在宫廷画院中,以黄筌的儿子黄居寀为代表的花鸟画;继承了黄筌画风。作品工笔重彩,富丽华贵。这种以深入体察自然,力求真实生动、风格端庄富丽、绘制精细不苟的绘画,深得皇室的赏识。院体风格的确立,甚至影响宋代宫廷达 90 余年,并一度成为皇家画院评鉴优劣、录用舍去的标准。 院体画的繁荣,宋代历代皇帝特别是宋徽宗的大力提倡起了重要作用。涌现了一大批技巧高超的花鸟画家,黄居寀、赵昌 、崔 白 、易 元 吉 、吴 元 瑜 、赵 佶 、李 安 忠 、林 椿 、李 迪 等 均在艺 术 上 独有专 长 。崔 白 的影响尤 大。 2 黄居寀,是黄筌的三子,深得家传,擅长花竹飞禽,精于勾勒,用笔挺劲,画怪石山水超过其父。传世作品有《山鹧棘雀图轴》。作品细腻精工富丽华贵,生机勃勃。 3 赵昌,善画花果,兼工草虫。赵昌常于清晨朝霞未干时,观察花木神态,然后描绘,故自号“写生赵昌”。 易元吉,长河人,善画獐和猴。他除了常深入到山林中观察动物,而且还在家中养各种动物,细致观察、反复实践,所画动物特生动自然。 4 崔白,工人物、山林走兽,以花鸟画成就最高。作画重视写生,常不打草稿,放笔挥写。技巧纯熟,一改黄氏父子的刻板精工的路子,擅于表现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的物象情态,营造出动人真切的气氛。传世作品《双喜图》,在技巧上融入水墨画的效果,打破了北宋院画“黄氏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 5 6 寒雀图 崔白 7 赵佶,北宋宫廷花鸟画在徽宗时达到创作高峰。赵佶在政治昏庸无能,但在书画上却贡献极大,他亲自指导画院创作,勤于实践,造诣精湛,山水、花鸟、人物皆能。他注重写生做到精工逼真、富丽堂皇。传他画禽鸟,常以生漆点睛,形成点形突出于画面,亮而有神。传世作品有《芙蓉锦鸡图》、《瑞鹤图》、《听琴图》等。 赵佶的作品大致有两大类:一是以山水墨为主的作品,一是以工笔重彩赋色的作品。 8 腊梅双禽图 赵佶 9 听琴图轴 1 0 枇杷山鸟图册 赵佶 1 1 宋廷南渡后,基本承袭了北宋的院画风格。主要画家:李迪、林椿等。 李迪:南宋画院画师,工花鸟竹石等,长于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