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一节 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点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 从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出发,最基本的定义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另一种是狭义的,指人类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饮食文化广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狭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 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分为:饮食制作、饮食产品、产品消费三部分文化。三者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 170-180 万年的熟食历史。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 50-60 万年的历史。 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 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 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 2、饮食文化的传统性 (1)饮食选料、用料上形成“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 (2)饮食以“味”为主,并辅以色、香、味、形、器等。 (3)饮食重视食疗。除饮食外,重视食疗、养生等,是现代功能食品的“源”。 3、饮食文化的民族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性 (1)中华民族的博食 中国现代饮食原料总数已达 1 万种以上。 (2)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 蒸、炒、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蒸法已有 6000 年,爆法已有 2000 多年,至今仍为华人所独有。 (3)风味流派众多 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川、鲁、苏、粤、浙、湘、闽、徽 8 大菜系。还有许多地区性的乡士、养生素食等风味有百种之多的风味流派。 4、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巨大的拓展性和博大的兼容性 (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春秋时期,越南、泰国;明清时期,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都一直或间接的受中国饮食原料、工艺、食品、风俗左右。 日本的茶道、豆腐的制作,馒头制作等在元代就传到日本。直到目前日本的食法、食谱、食典、食俗等方面都有中国饮食的痕迹。 (2)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西方离中国遥远,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饮食原料方面,18 世纪英国人、美国人及欧洲人引进华南猪后并与当地猪杂交后培育出很多优良种猪,现在世界上著名的猪种都有中国猪的血统。19世纪美国引进中国的水蜜桃等,后来也进行了改良。1945 年葡萄牙人把甜橙引进里斯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