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物的测定-理论知识部分 一.相关定义与前言 药物进入体内后一般需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如血浆蛋白的结合反应;化学变化是指体内代谢反应。 体内代谢反应也称生物转化,分为一相代谢和二相代谢,一相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二相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的结合反应,包括: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基化、乙酰基化、氨基酸缀合、谷胱甘肽缀合等。 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研究将为药浓度、药效和毒性之间的关系,为药物作用机理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近年来的进展令人瞩目, 已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分支,并形成了一门新型的学科。 1.1本节有关定义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剂型中的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速率和程度。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代谢物测定的意义 2.1测定药物及其代谢物在血液组织及脏器内的分布量,是衡量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2.2测定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的经时变化,提供可靠的药代动力学数据; 2.3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物的药理活性,生成与消除速度,对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毒性以及寻找新药有一定意义。 2.4有利于生物样品的保存 当生物样品如血液采集之后,血浆酯酶有可能继续水解样品中的酯类药物,其他酶类也可能对样品药物继续产生代谢反应,因此,常需加入酶抑制剂。 2.5有利于分析方法选择 大多数药物的体内代谢反应,只是药物分子结构上某些基团的改变,使代谢物与母体药物的化学结构十分相似,从而导致某些物理性质无较大差异,光谱分析及免疫分析法经常面临代谢物的干扰,欲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和代谢物含量时,应用色谱法是适当的选择,因其具备分离、分析功能,能避开代谢物的干扰或直接测定代谢物。 2.6有利于选择样品分离、提取的方法 药物经体内代谢后,生成的代谢物一般极性增大,水溶性增强,因此将药物自生物样品中分离、提取时,常利用它们之间极性和离解行为为的差别,选择适当pH的缓冲液和溶剂系统将其分开。 三.体内代谢物需要被测定的情况 3.1在做药物的1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时, 3.1.1如果已知有活性代谢物(药理和毒理),并且浓度足够高,可以测定 a)研究的是其药代情况,需要测定代谢物 b)仅仅做生物等效性实验,并且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