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讲课提纲 31 第4 章 电位分析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要求: 1、掌握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电极电位、电池电动势、膜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等基本概念。 2、掌握 p H 玻璃电极,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构、响应机理及性能特点,溶液p H 值的测定。理解膜电位的产生。 3、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理解电极选择性系数Kij 的意义,掌握测量误差的计算。 4、掌握离子活度测定的方法原理,理解离子强度总调节剂的作用。 5、掌握定量分析方法及有关的计算,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6、了解电位滴定的原理及滴定终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膜电位的产生,溶液 p H 值的计算,离子选择性系数Kij 的意义,测量误差的计算,离子强度总调节剂,定量分析方法。 难点:膜电位的产生,离子选择性系数的理解与应用,离子活度、测量误差的计算。 4 .1 电化学分析法概要 一、方法简介 根据电化学原理和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通过测量某种电参量变化求得分析结果的一类方法。 1 、 分类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利用试样溶液的浓度在某一特定的实验条件下与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 是通过测定化学电池中某种电参量的突变作为滴定分析的终点指示,所以又称为电容量分析法。 是将试样溶液中某个待测组分转入第二相,然后用重量法测定其质量。 仪器分析讲课提纲 32 电导分析法、电解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库仑分析法、伏安分析法。 如电位滴定法、电导滴定法等。 电重量分析法 应用最广的一类方法 2 、 方法特点 准确度高,重现性和稳定性好 灵敏度高,10-4~10-8 mol/L 10-10~10-12mol/L(极谱,伏安) 选择性好(排除干扰) 应用广泛(常量、微量和痕量分析) 仪器设备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 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二、电化学分析中某些术语与概念 2 、原电池 3 、电解池 4 、指示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或活度变化而改变的电极。(E 与 C 有关) 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受溶剂组成影响,其值维持不变。(E 与 C 无关) 辅助电极(对电极):提供电子传递的场所,当通过电流很小时,一般直接由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电池,但当电流较大时需采用辅助电极构成三电极系统来测量。 电位法中采用两电极——不产生电流(I=0) 伏安法中采用三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