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中讨论性学习实施方案一、“讨论性学习”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讨论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主动地猎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讨论性学习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实施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养教育,关键是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设置讨论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猎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在讨论性学习中,老师已不再是知识传授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老师在参加指导讨论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并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二、“讨论性学习”课程的目标教育部颁布的《指南》中提出了“讨论性学习”的目标。1、总目标是:讨论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2、具体目标是:(1)获得亲身参加讨论探究的体验;(2)培育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育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育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育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第 1 页共 13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我校实际和学生身心进展以及知识水平出发,学校三年讨论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为:高一年级为起始和基础阶段。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同意参加讨论性学习,并产生一定的兴趣;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初步解决问题;了解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多种有效手段和途径,掌握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和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并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推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与人沟通、分享的技巧;乐于仔细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见解和讨论成果;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调查讨论,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关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进展。高二年级为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要求学生能积极参加讨论性学习,并形成浓厚兴趣;形成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较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