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会计分录是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使学生轻松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是基础会计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多元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人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层析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 、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2 、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 3 、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 4 、根据步骤 2 、3 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附账户反映经济内容表如下: 借方 贷方 5 、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例:6 月 1 5 日,兴华工厂为缓解资金周转困难,向工商银行申请为期三个月的借款1 0 0 0 0 0 0 元,存入银行。 运用层析法进行分析解答如下: 会计科目 短期借款 银行存款 科目类别 负债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 金额增减 增加 增加 借贷方向 贷方 借方 应记金额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 0 0 0 0 0 0 贷:短期借款 1 0 0 0 0 0 0 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二、业务链法:所谓业务链法就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前后业务之间会计分录之间存在的一种相连的关系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例如这样一条连续的业务链:原材料采购-材料入库-生产领用原材料-产品生产完工入库-产品销售-结转已售产品的成本-结转本期产品销售成本,在这样一条连续的业务链中所编制的会计分录具有如下的特点:即前一笔业务的借方科目是下一笔业务的贷方科目,依据这样一条规律,为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处理和记忆方法。附本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 1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等 2 、借:原材料 贷:物资采购3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4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5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6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此种方法对于连续性的经济业务比较有效,特别是针对于学生容易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