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水果湖第二小学 陈志娥 我曾经把一个班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发现一个颠扑不破但我以前没意识到的真理:那就是始终有着良好阅读兴趣的学生越到高年级学习越轻松,且发展良好(学生李珊就是其中佼佼者之一,一直酷爱课外阅读,知识面广,能力强,兴趣爱好广泛,在水果湖初中读完三年后因综合素质高被“新加坡女子学校”录取);而那些只看和学习直接相关书的学生始终在苦海里挣扎。学的轻松的学生却只是少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知道此道理欲亡羊补牢,但为时已晚:他们根本提不起兴趣,即使我布置“读课外书”这项作业也是随便找一两篇“作文”读读应付差事。 由此看来,如同作文教学中由“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问题一样,在课外阅读中同样存在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的问题。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头脑中形成阅读与乐趣相联系,而不认为阅读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事,当是阅读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于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成为我的校本教研课题的首选。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呢?我苦苦探索,终于找到依据:美国科学家彭菲尔德·罗伯茨根据长期积累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病理学方面的例证,提出人在大脑神经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大脑可以获得几种语言的符号,这个时期是5 到12 岁。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有一种特殊的母语保护系统,这个系统始于 3 到4 岁,成于12 到13 岁。这两个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是一致的吻合的,由此可见,在这一特殊的时期,母语学习的容量是有弹性的。《学记》里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又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课外阅读应该从学前就开始。但我是从事小学教育的,只得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抓起。充分利用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想读书、想识字的愿望,激发读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正好学校又安排我带低年级,这一回我可不能坐失良机。 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 一、摸清底细,沉着应战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我的课题研究的对象的学生其底细如何呢?在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也就是孩子们迈进学校大门的第一天,我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