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见度情况下飞行特点和操纵特点 栾晓刚 现代航空运输机是快速、省时、高效率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航空运输业正迅猛发展。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的灵魂和纽带,是各航空公司最关心的头等大事,是每个旅客踏进飞机客舱之后最大的愿望,是全体航空运输服务人员的中心任务和职责。由于航空运输活动是在空中进行的,而任何飞行都需要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航空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因素的制约。由于大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产生了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如颠簸、风切变、雷雨、积冰、低云、低能见度等危险天气,对飞行安全均构成极大威胁。本文针对低能见度情况下对飞行的影响,结合有关飞行经验,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略谈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气象上所谓的能见度是指选定目标物在水平面上能被肉眼识别的最大距离。一般情况下,每个方向的能见距离不一样,所以气象站所报的都是最低距离之能见度。水平能见度决定了目视飞行(VFR)或仪表飞行(IFR)的条件。 日常飞行中我们所使用的大多是主导能见度和跑道视程(RVR)。主导能见度是指气象观测人员在二分之一圆周(含)以上范围内,白天辨认出物体的大小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夜间能辨认出 1000坎德拉灯光强度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跑道视程的定义是在跑道中线上,航空器的驾驶员能够目视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的距离。而低能见度进近的定义是指当报告的能见度低于 3/4英里(1.2公里)或跑道视程(RVR)低于 4000英尺(1200m)的天气条件下仪表进近。(此标准是基本的涡轮喷气飞机着陆最低标准) 能见度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制定飞行天气标准和决定机场开放、关闭的重要标准。机场根据导航设备和助航灯光的不同都制定有能见度标准,这在进近图中都有公布,具体分为起飞机场运行标准和着陆机场运行标准。 起飞机场运行标准如下图所示: 可用目视设施 RVR/VIS(M) A/B/C类 D类 高强度跑道边灯和中线灯,有三个 RVR报告点 150 200 跑道边灯和中线灯(无 RVR报告点) 200 250 跑道边灯和中线标志(无 RVR报告点) 250 300 跑道中线标志、无灯光(只准白天) 500 500 着陆机场运行标准分为 I类运行标准、非精密直接进近运行标准、目视盘旋机动飞行运行标准、目视进近运行标准和I类精密进近运行标准。在这里,我主要阐述一下非精密直接进近运行标准和I类精密进近运行标准。如图所示: 非精密直接进近运行标准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