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诊断的使用 诊断使用“初步诊断”、“入院诊断”、“修正诊断”、“补充诊断” 与“出院诊断”。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果初步诊断有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对待查病例应列出可能性较大的诊断。主治医师首次查房时确定的诊断为“入院诊断”,若主治医师首次查房时确定的诊断与“初步诊断”不一致时,应在“初步诊断”的右边写出“修正诊断”并签上姓名和修正日期,作为出院时的“入院诊断”。如果住院期间经进一步检查、病例讨论和上级医师查房后发现诊断不正确,需要重新修正诊断,并签上姓名和修正日期,并将其作为出院时的“出院诊断”。住院期间新发现的疾病作为“补充诊断”。“修正诊断”与“补充诊断”写在“初步诊断”的右边。医师签名和书写日期写在诊断名的正下方。“修正诊断”、“补充诊断”应该在病程记录中有相应诊断依据的记录。 儿科补液三部曲之一 小儿补液是儿科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基层医院,腹泻的小儿特别多,更是要熟练掌握。补液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经验不足的临床医生。这里,我根据现有的补液资料,及其自己的理解,总结如下:补液三部曲。 一、 首先,我们必须先判断孩 子 的病情到 底 如何 ,属 于 哪 种 脱 水 程度 ,以 知 道 我们下一步的补液计 划 。 1 、 程度 性脱 水 判断: 轻 度 脱 水 : 由 于 身 体 内 水 分减 少 ,患儿会 稍 感 到 口 渴 ,有尿 排 出,检查见 患儿一般 情况良好 ,两 眼 窝 稍 有陷 ,捏 起 腹部或 大腿 内 侧 皮 肤 后回 缩 尚 快 。(轻 度 脱 水 最 重要的判断标 准 就是:有尿 排 出,一般 情况可,哭 时有泪 ) 中度 脱 水 : 患儿的出烦 躁 ,易 激 惹 ; 口 渴 想 喝 水 ,婴 儿四 处 找 奶 头 ,如果得 到 奶 瓶 ,会 拼命 吸 吮 ; ******原 创 啼 哭 时泪 少 ,尿 量 及次数 也 减 少 ; 检查见 患儿两 眼 窝 下陷 ,口 舌 干 燥 ,捏 起 腹壁 及大腿 内 侧 皮 肤 后回 缩 慢 。(中度 脱 水 主要的判断标 准 : 开 始 烦 躁 ,易 激 惹 ,哭 时泪少,眼窝下陷) 重度脱水: 患儿现为精神极度萎缩、昏睡,甚至昏迷;口喝非常严重,啼哭时无泪流出,尿量及尿次数明显数少。检查见患儿两眼窝明显下陷,口舌非常干燥;捏起腹壁及大腿内侧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