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品质管理工作方案 1 目的: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价,确定供应商的质量等级,根据考评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和辅导对策,促进供应商品质改善,能够长期、稳定的为公司提供合格的物料、以适应公司的长期发展需要。 2 范围:适合于公司非标零部件供应商的质量评价过程和执行。 3 职责: 3.1 品管部 IQC 负责供应商的质量统计与反馈; 3.2 品管部 IPQC 和生产部负责来料使用情况的收集和反馈。 3.3 品管部负责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和异常处理的反馈。 3.4 物控采购部负责相关处理信息的联络事宜,财务室负责相关资金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总则: 品管部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货品质、使用品质、交货期、品质改善、配合度; 评价频次:按月度进行评价,季度/半年/年度按照月度平均进行评价。 评价对象:非标零部件、机加件加工厂商(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4.2 月度评价标准: 4.2.1 进货品质(50 分) 4.2.1.1 退货率(进货不合格数/总进货数*100%)(40 分) A.当月质量得分=(1-退货率)*40 分 4.2.1.2 出货标签与出货检验报告(5 分) 要求供应商每款物料都必须写好标签且送货单据清晰明了,字体工整,不得随意涂改,单据中需要有供应商名称,随货提交货检验报告,以上每缺少或违反1 个批次扣2 分,出货检验报告不符合要求每次扣2 分,扣完为止。 4.2.1.3 来料包装质量(5 分) 包装质量 得分 包装或产品防护好,完全能起到(甚至超过)对原材料的保护 5 包装或产品防护较好,可以能起到对原材料的保护 4 包装或产品防护一般,对原材料的保护存在较大不足 2 包装或产品防护很差,基本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 0 4.2.2 使用品质(20 分) 4.2.2.1 过程中不良(10 分) 在生产使用中,因产品使用问题导致的不良现象(1、一般外观缺陷;2、严重外观缺陷、尺寸不良;3、功能方面),每出现一次过程投诉经确认退货或返修的分别扣2、3、5 分,扣完为止。 4.2.2.1 月使用个例不良(10 分) 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对同类供应商由高至低进行排名,按照10,8,6,4,2,0 计算得分。 4.2.3 品质改善 效果 (10 分) 对反馈 品质问题的改善 情况跟 踪 验证 ,根据问题出现的频 次和 改善效果,给出评分。 品 质 问题 扣分 分析详尽 效果明显 分析不详尽 效果明显 分析详尽 效果不明显 分析不详尽 效果不明显 没有改善 第 1 次扣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