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肿瘤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内、外致瘤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过度增殖及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一)分类根据肿瘤的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将其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细胞分化成熟.呈膨胀性生长,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影响不大,但长在重要部位也可威胁生命,部分良性肿瘤可恶性变。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生长较快,呈浸润性破坏性生长,可破坏所在器官,并发生转移而危害生命。临床还有少数交界性肿瘤,其形态上属良性,但常呈浸润性生长,切除后容易复发。(二)病因肿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了解。目前认为其发生是由多种外源性的致癌因素和内源性的促癌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界因素有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和癌前病变。促癌因素包括遗传倾向性、内分泌、免疫和营养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可通过影响人体内分泌、免疫功能而诱发肿瘤。(三)病理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包括癌前期、原位癌和浸润癌三个阶段。从病理形态上看,癌前期上皮增生明显,伴有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变仅限于上皮层内,是未突破基膜的早期癌;浸润癌则突破基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破坏和侵蚀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2.肿瘤细胞的分化依据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或来分化)三类。高分化细胞接近正常,恶性程度低;未分化细胞核分裂较多,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中分化的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3.转移常见的扩散途径有 4 种。(1)直接蔓延:肿瘤细胞由原发部位直接侵入毗邻组织,如直肠癌侵及骨盆壁。(2)淋巴转移:多数为邻近区域淋巴结转移,少数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第二、第三站淋巴结。(3)血行转移:由血液循环将原发病灶的癌细胞带到肺、肝、骨骼及脑部的微血管床,造成转移。(4)种植转移: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器官内的转移,如肝癌种植转移至盆腔。(四)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肿块常是第一症状。2.全身表现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恶性肿瘤中晚期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低热等,至晚期病人全身衰竭呈现恶病质。某些部位的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改变和全身表现,如颅内肿瘤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和定位症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可引起高血压。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1)一般化验:三大常规,肝功能、BUN 测定。2)肿瘤标志物检测:为肿瘤病人体液中出现浓度异常的生化物质。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异性很高;癌胚抗原(CEA)特异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