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高考语文各类题型答题规范、技巧及模式在一轮扎实复习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在剩下的模拟测试和练习中,挑重点多背诵识记、悟透语文科目的采分点,随时反思改进自己在解题思路和答题规范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理清作文的写作逻辑和思路,一定会考出不错的分数。即使使基础不很理想的同学,提高十至二十分也是有可能的。一、语文考前准备工作语文学科,考前要做的是“认真静悟,充分准备”。要三温习。一是温习课本。重点是文言文。二是温习平日笔记和做过的参考用书。每个考点中的“考点说明”“题型示例”“技巧指津”“内容盘点”。三是温习做过的例题、错题。考前每天都要做一定的练习,但强度不要太大,主要是为了保持状态。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等要温习“答题模式”,了解哪类题该如何表述,如何答中“采分”点。从往年高考情况来看,学生在书写、语病、翻译、古诗主观题等部分丢分较多。而高考前的最后阶段,最能拿分的是基础知识,考生不妨看看名言名句,但时间有限,背书时不需要全部默写。要想利用最后这几天迅速提升作文能力有些不太现实,因此考前最后一周,作文的复习,主要是抓素材和角度,其次是不妨找些自已以前写过的适合高考出题角度和方向的好作文再温习一下,也许高考时得以套用也说不定。学生考前不妨看看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既能舒缓紧张心情,还能抓点新闻素材,学会从多种角度看待事件。(一)做题前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二)考试中1•合理安排时间。高考时,在 8:30 分进入考场到 8:55 分发试卷这段时间里,考生要放松。紧张时,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可以想想背过的美词佳句或者类型题的答题思路,以缓解紧张情绪。发卷到开考铃响的“黄金 5 分钟”内,集中看成语、语病、得体等 3 个单选题和名句默写题,铃一响立刻涂卡。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审题,勾画题干要求,向仔细、认真要分。如要看清是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的一项”等,防止因误审题而失分。作文一定要看好要求,认真审题,立意、观点明确,围绕话题或中心词分析材料,尽量多重复使用话题或中心词。作文主题要积极明朗、健康向上。全卷 150 分,150 分钟,平均一分钟拿一分。语文基础题控制在 90 分钟内,作文时间要保证 55 分钟,留 5分钟左右检查试卷。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