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教育体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科(高等教育科)工作要点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为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持。一、以推动改革为重点,推动人才培养多元化1.抓好贯彻落实、区域改革谋划。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市重大发展战略,抓好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方案的落地生根,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探索实践。在市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领导下,进一步完善市、县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落实《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和《宣城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开展第二批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组织职业教育校企对接活动,积极参与市“四送一服”工作;遴选第二批市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组织参加第二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基地遴选;支持和指导皖南机电、皖南信息职教集团加强建设,积极参加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的遴选。3.促进中高职贯通、一体化发展。支持宣城职教联盟建设,推动以宣城职院为龙头,市内中职、高职院校一体化发展,促进市内普通中专学校与宣城职院等市内外高职院校合作开展“3+2”中高职衔接培养,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领域和培养规模。支持宣城职院做好分类招生工作,扩大在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4.拓展对外开放、区域合作交流。继续加强与苏浙沪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办学,努力融入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支持广德县、郎溪县与江苏省溧阳市建立苏皖合作示范区职业教育协作机制,开展与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实验区等省内外区域合作交流活动,努力寻求与国外、境外职业教育合作交流。5.做好高校联系与相关服务工作。努力履行高等教育科职能,负责联系市内高等学校,配合做好《一流学科专业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落实,做好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与市内高等学校的联系工作,落实省、市领导决策指示及有关政策文件精神,为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相关服务工作。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办学内涵优质化6.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内涵。深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争做文明中职生,创建文明学校,抓好学生军训和国防教育,把德育贯穿于学生学习全过程。7.实施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指导学校开展戏曲、非遗进校园和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培育工匠精神,做到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组织全市第14届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参加省第三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遴选优秀学生社团、“最美中职生”、“校园之星”,举办市第十届“职教情”文艺汇演和第二届职业素养竞赛等活动。8.完成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督促指导、推动项目学校加强省级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组织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典型案例遴选推广活动,做好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中期(2018年)评估和建成验收有关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项目建设带动学校建设与发展。9.加强专业建设与管理。落实《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设规划(2018-2020年)》,指导学校做好国家控制专业和《目录》外专业备案工作,做好招生专业设置清查和专业系统规范填报工作,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结构,促进专业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10.推进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进一步指导学校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完善所开设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执行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标准和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校做好市级立项精品课程建设和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和校本课程资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