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 为题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 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的沟通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 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 以“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1 准确审清题意 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倾听”与“倾诉”还是有区别的,不少考生把“倾听”写成“倾诉”;二是“倾听”是双方的,不应当只注意到上对下,平辈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倾听”;三是一定要在作文中出现“听”的内容,不管它在接受“听”时的形式如何。如果偏离了以上三点内容,将会直接导致考生在审题这一环节上出现问题。 2 、突出情感体验 我们说通常意义上的“倾听”是从人的听觉上去表现的,但是真正出彩的文章并不是从听觉上去表现的,倒是那些真正体现考生情感的文章成了考场上的一大亮点,比如我们的例文一就属于这类内容,考生把自己“听”到的跟自己的思维、体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非常到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场作文的人文性特点。 3 、选准倾听对象 “倾听”作为一个动词,它后面必须要带一个名词,不管这个名词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那么这个对象的选取,就可能就是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一类文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砝码。不少考生对“倾听”对象的选取,不假思索,随手拈来,把一些根本没有品位的“倾听”对象搬到作文中来,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相反,倒是那些无形的对象,有意识的对象作为“倾听”的对象,更为精彩 4 、立意形式创新 要想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首先得必须赢得阅卷老师的眼球,为能达到这一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要尽可能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不仅在文章的立意、构思上独出心裁,做到立意高远,更重要的是要在作文形式上新颖别致,避免平铺直叙。 “倾听”不仅可以用耳,还可以用眼、用心;“倾听”的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心灵的感悟;“倾听”的不仅仅可以是动人心弦的优美旋律,更可以是一幅幅美妙绝伦的图画;作文形式上的创新成为不少的考场作文脱颖而出的重要标志。因此无论是立意还是形式都应当有所突破。 5 总之,围绕“倾听”这一命题,归纳出这么几个关键点: 一是审题,比如围绕“倾听”一词,确定文章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