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教育 一、健康及健康教育的概念 (一)、健康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过去,人们把健康理解为“不生病”、“不虚弱”、或“无残疾”,认为无病就是健康。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 HO)在其《组织法》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1978 年,W HO 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这一定义,并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这一定义把健康内涵扩展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将人的健康与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多方面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在生理上,指躯体与器官无病而且健康;在心理上,指精神与智力的正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社会上,指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挥个人最大潜能去实现生命存在的社会价值。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健康与疾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线,就如同一个连续轴,“健康”与“无病”是处于同一轴线的两个不同的端点,只有努力地追求,才能保持一种健康的状态;在一旦患了 2 疾病以后,又能尽快地控制,并向着健康的一端发展。因此,每个人都要努力地追求健康。 近年来,有专家主张把“道德健康”列人健康范畴,即从道德的观念出发,每个人不仅对个人健康负有责任,同时还要对家庭、对他人、对社区以及对社会健康负担责任。健康不仅应立足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完好,同时还关系到全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高。维护和促进健康,决不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护人员的事情,需要个人、群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就是常说的“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 人类的健康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把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分为四类,即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和卫生保健服务。据我国对部分城市的抽样调查,四类影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排在首位,后面依次为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二)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比例、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三级预防中第一级预防的核心。 3 一、 健康教育的特征及任务 (一) 健康教育的特征 1 、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