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意义 一傅里叶变换在应用上的局限性 在第三章中,已经介绍了一个时间函数 tf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并且绝对可积时,即存在一对傅里叶变换。即 dtetfjFtj (正变换) (5.1) dejFtftj 21 (反变换) (5.2) 但工程实际中常有一些信号并不满足绝对可积的条件,例如阶跃信号 tU,斜变信号 ttU,单边正弦信号 ttUsin等,从而对这些信号就难以从傅里叶变换式求得它们的傅里叶变换。 还有一些信号,例如单边增长的指数信号 tUeat0a等,则根本就不存在傅里叶变换。 另外,在求傅里叶反变换时,需要求 从到 区间的广义积分。求这个积分往往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有时则需要引入一些特殊函数。 利用傅里叶变换法只能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而不能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在需要求零输入响应时,还得利用别的方法,例如时域经典法。 由于上述几个原因,从而使傅里叶变换在工程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当今在研究线性系统问题时,拉普拉斯变换仍是主要工具之一。 实际上,信号 tf总是在某一确定的时刻接入系统的。若把信号 tf接入系统的时刻作为0t的时刻(称为起始时刻),那么,在 t<0 的时间内即有 tf=0。我们把具有起始时刻的信号称为因果信号。这样,式(5-1)即可改写为 dtetfjFtj0 (5-3) 式(5-3)中的积分下限取为0,是考虑到在0t的时刻 tf中有可能包含有冲激函数 t。但要注意,式(5-2)中积分的上下限仍然不变(因积分变量是 ),不过此时要在公式后面标以 t>0,意即只有在 t>0 时 tf才有定义,即 dejFtftj 21 t>0 (5-4a) 或用单位阶跃函数 tU加以限制而写成下式,即 tUdejFtftj21 (5-4b) 二、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当函数 tf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时,可采取给 tf乘以因子te ( 为任意实常数)的办法,这样即得到一个新的时间函数 tetf。今若能根据函数 tf的具体性质,恰当地选取 的值,从而使当t时,函数 0 tetf,即满足条件 0limttetf 则函数 tetf即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了,因而它的傅里叶变换一定存在。可见因子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