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储层分类规范2014

储层分类规范2014_第1页
1/6
储层分类规范2014_第2页
2/6
储层分类规范2014_第3页
3/6
储层分类评价 储层分类标准(表1)和碎屑岩储层分类标准(表2,3) 表1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比较 分类 部门 储层 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分类 部门 储层 分类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评价 原石 油天 然气 总公司 Ⅰ >30 >2000 中国 石油 Ⅰ >25 >1000 最好 Ⅱ 25-30 500-2000 Ⅱ 20-25 100-1000 好 Ⅲ 15-25 100-500 Ⅲ 15-20 10-100 较好 Ⅳ 10-15 10-100 Ⅳ 10-15 1-10 较差 Ⅴ <10 <10 Ⅴ 5-10- 0.1-1.0 差 表2 碎屑岩储层分类评价表 分类依据 Ⅰ类储层 Ⅱ类储层 Ⅲ类储层 Ⅳ类储层 渗透率 >100 100-10 10-1 <1 孔隙度 >20 13-20 4-13 <4 均值 <11.46 11.46-11.54 11.54-11.58 >11.58 分选系数 >2 1.95-2 1.92-1.95 <1.92 偏态 >-1.43 -0.28 -0.55 <-1.98 变异系数 >0.18 0.17-0.18 0.16-0.17 <0.16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 >1.2 1.13-1.2 1.1-1.13 <1.1 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比 <17 17-37 37-49 >49 表3 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储层分类评价表 分类依据 Ⅰ类储层 Ⅱ类储层 Ⅲ类储层 Ⅳ类储层 渗透率 >100 10-100 1-10 <1 孔隙度 >18 12-18 5-12 <5 均值 <11 11-13 12-13 >13 分选系数 >2 1.7-2 1.5-1.7 <1.5 偏态 >-0.5 -1.0--0.5 -1.8—1.0 <-1.8 变异系数 >0.2 0.15-0.2 0.12-0.15 <0.12 中值连通孔喉半径 >0.15 0.08-1.15 0.05-0.08 <0.05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 >1.3 0.9-1.3 0.5-0.9 <0.5 最小非饱和孔隙体积百分比 <15 15-35 35-50 >50 家储量委员会根据国内主要油气田储层物性分布规律和相关储层分类方案研究,于1997 年颁布了碎屑岩储层和非碎屑岩储层物性分级的一个标准,表7-5-1 为碎屑岩储层物性分级标准(表中渗透率系指空气渗透率)。 表7-5-1 碎屑岩储层物性分类标准 储层物性分类 孔隙度φ (%) 渗透率k (10-3μ m2) 特高孔高渗 φ ≥30 k≥2000 高孔高渗 25≤φ <30 500≤ k<2000 中孔中渗 15≤φ <25 50≤ k <500 低孔低渗 10≤φ <15 5 ≤k <50 特低孔低渗 φ <10 k <5 K 0.5 5 50 类别 亚类 孔隙类型 粒度范围 物性 毛管压力特征 最大连通孔喉半径 μm 评价 主要的 次要的 孔隙度 % 渗透率 1 0 - 3 μ m 2 排驱压力 M p a 饱和中值压力 Mpa 束缚水饱和度% Ⅰ a 粒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储层分类规范2014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