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各个年龄阶段上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关键期—主要指一个系统在迅速形成阶段,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 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称为最近发展区。 客体永久性—当客体在儿童眼前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他是存在的。 守恒---指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他的物质含量是不变的。 图式—是指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后者是前者的内化,它们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适应—其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顺应---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利用讲述故事向被试提出有关道德方面的难题,然后向儿童提问。 依恋—特指婴儿的依恋,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积极词汇—指儿童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消极词汇---指儿童不能理解或者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汇。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有效完成记忆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手段,儿童的记忆策略是不断发展的。 心理理论—是指对别人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经验的认识。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倾向,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 攻击性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观点|角色采择—是指个人根据一定的信息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判断。(塞尔曼) 身体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涉及到对自己的相貌、体格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 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 选择 1 普莱尔 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著作《儿童心理》,1882 出版,此书被公认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因此,该书也成为近代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包括三部分: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的发展;儿童理智的发展。 2 科学儿童心理学是在 20 世纪20 年代传入我国的。 3 斯金纳----①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②强化在儿童行为中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