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在汉中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汉中市市长张烨(2022年3月28日)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汉中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回顾2021年,是汉中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紧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以“四个在汉中”为总抓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生产总值1768.72亿元、增长8.2%、增速居全省第三,地方财政收入52.5亿元、同口径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123元和13274元、增长7.9%和11.2%,增速居全省第二和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建筑业增加值、内资到位增速均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全省第二,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一年来,我们坚持“两个至上”,决胜防汛救灾疫情防控攻坚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决策、精准发力,经受住了汛情疫情的重大考验。面对去年18轮强降雨,坚持五级联防、群策群力,安全转移群众18万人次,成功应对勉县“8·21”特大暴雨、镇巴“9·9”山体滑坡等突发灾害,下拨救灾资金3.73亿元,及时开展灾后重建和冬春生活救助,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温暖过冬。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建立健全疫情防控体系,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全市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特别是今年3月,汉中遭遇新一轮严峻疫情,我们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汉台和略阳为主战场,果断处置、分秒必争,不惧疲劳、连续奋战,用7天时间实现了新增病例社会面清零,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我们坚持防疫、保供两手抓,尽心竭力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多措并举稳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社会大局平稳有序。一年来,我们坚持综合施策,推动经济高开稳走。全力以赴稳投资、抓产业、扩消费,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坚持每季度观摩点评大干快上抓项目,38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5%。深入开展“三百”行动,组建120支招商小分队常态化招商,内资到位1397.63亿元、增长62.8%。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16条重点产业链布局。扎实开展工业倍增和亲商助企活动,新增减税降费4.87亿元,兑现奖补资金2.17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97%,工业投资增长37.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3.2%,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47.7亿元、增长14.5%。多措并举稳粮增收,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1万亩,“味见汉中”区域公用品牌走向全国。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出台消费倍增19条措施,投放惠民消费券192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8.67亿元、增长15.2%。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举办“惠游汉中·汉风秋月”“汉风年·老家过”等系列文旅活动,策划推出40条精品旅游线路,张骞墓、午子山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实现旅游收入465亿元。一年来,我们坚持铁腕治污,坚守绿水青山良好生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推行林(山)长制,深入整治秦巴区域“五乱”问题,118座小水电站全面整治到位,生态修复1.1万亩,完成营造林38万亩。坚持精准治污,实施大气污染“冬病夏治”“5+1”治水幸福河湖建设等行动,清洁能源替代2.8万户,完成中心城区东排洪渠治理,全市空气优良天数343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汉江汉中段荣获全国美丽河湖提名奖。土壤环境安全可控,我市入选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组建县域“两山”资源公司,佛坪县被命名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宁强县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一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大幅改善城乡面貌。聚焦新型城镇化,找准痛点、破旧立新、内外兼修,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顺利完成“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三年行动首年目标,开工项目1141个、建成911个,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