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NGB、p-ERK1/2表达与变化的讨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R)是许多疾病突发时常见的生理现象,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大鼠是讨论 IR 损伤的常用动物模型,而初步讨论表明神经蛋白 NGB(neuroglobin)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分子,可通过抵消氧化应激,维持细胞内含氧量,减少细胞死亡。同时,本讨论还关注另一种蛋白——ERK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的磷酸化状态(p-ERK1/2),其变化与细胞代谢途径和生长因子信号传递有关。因此,本讨论旨在探究大鼠大脑 IR 损伤后 NGB、p-ERK1/2 表达的变化及其机制,以期为 IR 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二、讨论内容1、建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IR 损伤模型,包括手术操作:大鼠头皮切开、颅骨外露、结扎颈动脉 15 分钟,再进行重新灌注。2、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脑组织中 NGB、p-ERK1/2 的表达与分布情况,并通过 Western blot 和 RT-PCR 验证其表达变化与程度。3、采纳各种药物、小分子抑制剂和基因敲除技术,进一步讨论NGB、p-ERK1/2 的功能及作用机制。4、通过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检测 NGB、p-ERK1/2 与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关系,如有可能探究其修复、替代功能。三、讨论意义及预期结果本讨论在深化讨论大鼠 IR 损伤后神经保护的同时,也将拓展对NGB 和 p-ERK1/2 在神经生物学中的认识,为其它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指导。预期结果将有助于建立更完善的 IR 动物模型,同时也将为抑制 IR 损伤提供新的潜在靶点。